一、案例简介今日配资
在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驱动下,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依托高速公路资产开展新能源百千万工程:在5年内建成投运绿色低碳服务区一百对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一千兆瓦以上、充电车位一万个以上。一期投资7亿元,在京港澳高速河南省内沿途200多个服务区、收费站和独立站点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及优化控制系统,实现新能源消纳和防逆流控制,保障所有站点新能源安全可靠、绿色经济运行。1982+1800=313
二、技术方案
本期工程完成266个站点的智慧能源管理改造:其中包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28个,分布式光伏、储能一体化站点238个。通过各站点的光伏发电和储能柜以及可调负荷的智能调控实现低碳运行。各站点新能源配置和使用情况不同,因此能源控制策略也各不相同,主要策略包括新能源消纳、削峰填谷和防逆流控制。
图1 现场分布式光伏和储能柜
系统基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智慧光伏、智慧储能、智慧充电的理念,实现新能源充电场站更高收益和更优体验、降容增效等目标,搭建“AI智能+光储充+N”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系统。系统具备高兼容性的通信控制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每个站点就地设置协调控制器,内置嵌入式系统,可接入微电网各组成单元,通过内置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包括新能源消纳、防逆流、峰谷套利及其不同控制策略组合等,实现光储充站点能源的监测、分析、智能控制等功能。协调控制器数据可上传平台,形成“云-边-端”的三层架构。
图2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网络结构今日配资
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基于边缘计算和预测算法,配置多种运行策略,可下发至各站点微电网协调控制器,通过各站点光、储、充、负荷的优化调度,实现发电、用电、充电的运行监测展示与安全管理。
边:每个站点配置一台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具有通信采集、协议转换、逻辑控制等功能,内置有多种新能源控制策略,可实现分布式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的协调运行和防逆流控制,满足不同运⾏场景下的安全稳定控制需求,并可将站点数据实时上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确保微电网能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并网和孤岛)平稳、高效地运行。
端:接入协调控制器的现场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储能柜、充电桩、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智能电表、防孤岛/防逆流保护装置等等。
图3 云边协同促平稳运行
三、商业模式及客户收益
本项目由河南交投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和运营,一期投资7亿元,主要目的是通过新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高速公路的用能成本,降低碳排放。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并通过智慧能源平台侧策略控制优化能源使用,降低度电成本,预计5~6年内收回投资成本。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数百个新能源站点的数字化管理和能源使用的智能控制,控制策略包括:
新能源消纳:当光伏发电无法完全消纳时控制储能充电,光伏发电不足时放电,提升新能源就地化消纳率。
削峰填谷:负荷低谷时段控制储能充电,高峰时段放电,用于降低最大需量和用电成本;
防逆流控制:收费站、服务区的光伏、储能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协调控制器通过柔性调节光伏和储能出力,或跳开并网断路器防止向电网输送电能,避免被考核。
四、项目亮点及经验总结
方案使用“云-边-端”协同实现对数百个新能源站点的柔性控制来达到预定的使用策略,每个站点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并且不依赖于大平台的控制,可以通过本地化的协调控制器独立运行。使用云边协同方式来管理大量的新能源站点,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用户收益。
本方案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光储、光储充一体化站点的优化控制和在线监测今日配资,可为新能源投资商、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电力运维商、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源网荷储智慧化解决方案。
优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